
健康智慧生活圈
2025-09-10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國際及台灣疫情監視/健康科學新知
專題: 精準健康微生物群 (II)全球公共衛生情勢持續變動,民主剛果於9月初爆發第16波伊波拉疫情,已累積28名疑似病例、15人死亡,致死率高達53–54%,首例為一名34週孕婦,突顯孕產婦與醫護族群的高度風險。同時,佛羅里達州宣布計畫取消兒童疫苗強制接種,成為全美首例,激起「家長自由」與「公共衛生」間激烈辯論,專家警告若接種率下降,群體免疫恐崩解。台灣方面,腸病毒疫情持續,2025 年已累計15例重症、7例死亡,其中12例為新生兒皆與 Echovirus 11型相關,該變異株早在2023年法國已造成新生兒重症與高致死率群聚,基因定序顯示為重組株,顯示其對嬰幼兒具有高度威脅。此外,國內瘧疾境外移入創下19年新高,登革熱群聚亦在高雄多區出現,防疫壓力升高。
在健康科學新知上,多項研究引發關注。全球自閉症盛行率上升,主因包括診斷標準擴張、社會覺察提升與醫療可近性增加。另一項臨床突破則是個人化基因編輯療法,透過 CRISPR 鹼基編輯,成功改善嬰兒罕見代謝疾病。腦科學領域也傳來進展:AI 腦機介面能準確解碼高達七成「內在語言」,為失語與癱瘓患者帶來新希望。阿茲海默症研究則發現胸腺素 β4 為潛在治療標的,而蛋白質補充品的效益則被重新審視,專家強調其必要性應視個人族群而定。
腸道菌群與腦部、慢性發炎、失智症息息相關,維持腸道和諧有助於延緩老化與促進長壽。雙胞胎飲食實驗顯示,純素飲食能降低壞膽固醇、減少內臟脂肪,並逆轉生理年齡。其中腸道菌群代謝產物—特別是短鏈脂肪酸(SCFAs)如丁酸——對人體健康具有關鍵作用。即使不同人攝取相同的高纖飲食,其SCFA產能仍存在差異。利用微生物群落代謝模型(MCMM)發現丁酸產能與血壓、膽固醇、體重及低發炎指標高度相關,遠比單純測量血液丁酸濃度更能反映臨床健康狀態。此外,由於早產兒常出現腸道菌相失衡,增加神經發展缺陷風險,研究透過數位雙胞胎建立時間序列菌群互動模型,模擬重現菌群隨時間的交互作用,協助為每一位早產兒模擬最佳的益生菌、益生元或後生元補充方案,真正實現個人化預防與治療。張維容、林庭瑀、任小萱、葉彥伯、嚴明芳、陳秀熙
連絡我們
Don't be afraid to reach out. You + us = awesome.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