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ken image
  • 健康智慧生活圈

    broken image

    2025-04–23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國際健康科學新知&專題: AI精準中風預防(II)

    近期台灣COVID-19重症有增加趨勢,本週特別關注國際及台灣目前COVID-19疫情趨勢,國際間COVID-19疫情以南美洲較為嚴重,疫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然而目前變異株主要以XEC為主,其次為KP.3.1.1及JN.1等變種病毒。然而由於台灣近期COVID-19門急診及重症趨勢有上升趨勢,仍呼籲脆弱族群接種JN.1疫苗,以預防COVID-19重症。除了COVID-19之外,台灣流感疫情監視顯示目前有逐漸下降趨勢,但仍有本土及境外移入個案,由於在COVID-19疫情三年後免疫債,流感疫情仍需特別注意。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也同樣遇到免疫債問題,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創新高,近期百日咳、麻疹及流感疫情仍持續造成威脅。特別是日本由於疫苗施打率低,族群免疫保護力低,導致近期台灣旅遊團旅日多人感染流感,呼籲國人出國前應施打疫苗。

    WHO 近期首度發布腦膜炎診斷、治療與照護全球指南以及2030 年腦膜炎消除五大行動領域。此外,WHO也報導小兒麻痺野生與疫苗衍生病毒持續擴散問題,並維持小兒麻痺症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然而面臨已存在威脅加上全球衛生援助削減,也導致醫療系統嚴重中斷,財務壓力與人力資源受到挑戰。

    國際科學新知指出細菌不斷遭到噬菌體病毒入侵,發展出各種免疫防禦系統,抵抗病毒攻擊,透過分析成千上萬種細菌與病毒基因序列,科學家已應用各項微生物免疫技術發展微生物免疫,而微生物免疫目前也發展出多重面向,包含噬菌體感染、感染中止、核酸降解及合成抑制。再者本週科學新知也剖析癌症病人因癌症惡病質影響心理及情緒之相關機轉,並指出臨床上抗IL-6藥物托珠單抗治療潛力。此外,也透過全基因組定序分析繪製出從正常、腸化生到癌變突變地圖,發現腸化生是胃癌關鍵癌前變化。

    本週專題「AI精準中風預防醫療」探討早期介入對於中風預防重要性,特別是在數據與科技日益成熟,應透過AI大數據提供個人化決策作為預防介入。然而為達到個人化精準中風預防,本週首先介紹如何透過本地開源大型語言模型應用於中風術後臨床照護,透過結合多元數據,協助病程紀錄、病歷書寫以及病患管理與通知,開發具專業性、高效率且兼顧隱私保護的大型語言模型。最後,本週也提供如何利用數位雙胞胎達到個人化中風預測,特別針對心房顫動病患,建構病人心臟數位雙胞胎,透過動態模型建立模擬血液在心臟雙胞胎流體力學,來精準預測中風風險,透過個人化「數位心臟雙胞胎」除了可以幫助預測心房顫動病人是否有形成血栓,也可以定位容易血液滯留的位置,以達到個人化精準治療之應用。

    時間:2025年4月23日(三)9:00am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3cpA8OM_c74?si=i2tC71MiDZpaPKUg

    點我:新聞稿

    簡報檔

  • broken image

    張維容、林庭瑀、任小萱、葉彥伯、嚴明芳、陳秀熙

  • 合作夥伴

    broken image

    IACCS Network

    broken image

    台灣篩檢學會

    broken image

    乳癌防治基金會

    broken image

    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

  • 連絡我們

    Don't be afraid to reach out. You + us = awesome.